集合进阶(三)-(泛型)

一、泛型

概述

泛型:是JDK5中引入的特性,它提供了编译时类型安全检测机制,该机制允许在编译时检测到非法的类型

本质是参数化类型,也就是说所操作的数据类型被指定为一个参数

参数化类型就是将类型由原来的具体的类型参数化,然后在使用/调用时传入具体的类型。这种参数类型可以用在类、方法和接口中,分别被称为泛型类、泛型方法、泛型接口

定义格式

  • <类型>:指定一种类型的格式。这里的类型可以看成是形参
  • <类型1,类型2…>:指定多种类型的格式,多种类型之间用逗号隔开。这里的类型可以看成是形参
  • 将来具体调用时候给定的类型可以看成是实参,并且实参的类型只能是引用数据类型

泛型的好处

  • 把运行时期的问题提前到编译期间
  • 避免了强制类型转换

泛型类

泛型类的定义格式:

  • 格式:修饰符 class 类名<类型>{ }
  • 范例:public class Generic{ }

常见的如T、E、K、V等形式的参数常用于表示泛型

泛型方法

首先我们知道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使用泛型:

每次创建对象时都要确定数据类型,这样会显得很麻烦,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用到泛型方法

定义格式

  • 格式:修饰符<类型>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(类型 变量名)
  • 范例
    1
    public <T> void show(T t){ }

于是就有了下面的简单方法

泛型接口

定义格式

  • 格式: 修饰符 interface 接口名<类型>{ }
  • 范例:
    1
    public interface Generic<T>{ }

二、可变参数

先来开一段代码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public class demo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{
System.out.println(sum(10,20));
System.out.println(sum(10,20,30));
System.out.println(sum(10,20,30,40);
}
public static int sum(int a,int b){
return a+b;
}
public static int sum(int a,int b,int c){
return a+b+c;
}
public static int sum(int a,int b,int c,int d){
return a+b+c+d;
}
}

当参数不一时需要写特定的带参方法,这样就很麻烦,所以就要引入可变参数

可变参数

可变参数又称参数个数可变,用作方法的形参出现,那么方法参数个数就是可变的了

  • 格式: 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(数据类型···a){ }
  • 范例:
    1
    public static int sum(int···a){ }

注意事项:

  • 这里的变量(a)实际是个数组
  • 如果一个方法有多个参数,包含可变参数,可变参数要放在最后

可变参数的使用

Arrays工具类中有一个静态方法:

1
2
3
//返回由指定数组支持的固定大小的列表
public static <T> List<T> asList(T... a)
//返回的集合不能做增删操作,可以做修改操作

List接口中有一个静态方法:

1
2
3
//返回包含任意数量元素的不可变列表
public static <E> List<E> of(E... elements)
//返回的集合不能做增删改操作

Set接口中有个静态方法:

1
2
3
//返回一个包含任意数量元素的不可变集合
public static <E> Set<E> of(E... elements)
//返回的集合不能做增删操作,没有修改的方法

请我喝杯咖啡吧~

支付宝
微信